为提升我省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旅游行业持续进步,江苏省旅游协会启动了“2025江苏省旅游行业十大创新案例”征集工作。自8月份启动案例征集工作以来,得到了会员单位和众多旅游企业的积极响应。本着立标杆、树典型的原则,经专家组评选,评选出2025江苏省旅游行业十大创新案例,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案例名称:高星级酒店低碳转型新实践
申报单位:国际青年会议酒店
国际青年会议酒店,作为南京河西新城的地标性建筑 ,凭借其独特的“帆船造型”与前沿的绿色技术应用 ,在低碳发展领域构建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剖析了国青酒店在低碳技术应用、管理模式创新及成效评估等方面的实践,特别是在能源结构优化、设备升级改造及消费者低碳行为引导等方面的具体举措。通过实施空气能热泵、LED灯具、光伏 、隔热膜、废汽利用等节能改造关键技术措施,酒店年节能效益超过500万元,碳排放强度显著下降28%, 为长三角地区高星级酒店的低碳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示范样本。

1.政策与行业背景
在“双碳”目标的强力驱动下,酒店业作为典型的高耗能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 。国际青年会议酒店,作为2014年青奥会的指定接待单位 ,不仅承载着重要的国际交流功能,同时肩负着展示低碳发展示范的重要责任。建筑主体 255米的标志性高度与 58 层的庞大体量,虽然建筑彰显着区域地标示范作用,幕墙及参数化的设计呈现视觉震撼,但同时意味着巨大的能源消耗,因此成为酒店低碳发展技术 、管理集成的理想载体。
2.低碳战略目标
国青酒店明确了“三阶段”低碳发展战略:短期 (2015-2017年) 聚焦于基础设备的节能改造 ,中期 (2018-2020年) 致力于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 ,长期 (2021-2025年) 则着眼于构建完善的低碳管理体系。具体指标包括:碳排放强度每年降低 5%, 可再生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超过 15%, 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60%。
1.能源系统低碳化改造
(1)可再生能源利用
国青酒店当前已引入先进的空气能热泵系统替代传统锅炉设备,以便为717 间客房及122间公寓提供高效、环保的热水供应,设备更新后制热效率大幅提升 40%,年节电量达到120万千瓦时。同时,在建筑顶部规划光伏铺设区域,由于建筑造型限制,光伏板安装面积仅410平方米,但年均发电量仍达到11万千瓦 时,相当于抵消12吨碳排放。
(2)设备节能升级
①照明系统改造:全面更换为LED 灯具,共计5800余盏,年节省电费高达 40万元,同时照度提升了30%;
②锅炉低氮改造:对4台锅炉实施了低氮改造,氮氧化物排放量从80mg/m³ 大幅降至30mg/m³以下,热效率从68%提升至89%,年节约天然气18万立方米;
③空调系统智能化:能够自动控制环境温湿度和根据客房的住客情况自动启 停夏季空调能耗显著降低5%。
(3)能源精细化管理
建立了分类分区计量系统,将酒店的水、电、气消耗细分为7大功能区(客 房、餐饮、会议等)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例如,通过智能电表对餐饮区的单独计量,发现后厨设备待机能耗占比高达15%,随即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年节电量达到4万度。
(4)低碳设计考量
在酒店项目规划与设计的初始阶段,便深度融入低碳环保理念,全面考量运 营过程中如何通过优化设备配置与能源利用方式,实现碳排放量的显著削减。目前,酒店在蒸汽能源供应方面,主要依托电厂废汽这一可再生资源,通过高效回收与再利用系统,将原本可能被浪费的能源转化为酒店运营所需的动力,有效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在空调系统能源供给上,酒店与专业能源管理公司(远大能源)建立合作关系,采用先进的溴化锂制冷技术结合板式换热设备,同样以电厂废汽作为驱动能源,为酒店提供稳定、高效的冷暖空调服务。这一创新模式使得酒店内部几乎无需运行传统锅炉及冷冻机组,从源头上减少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
以上低碳设计实践,不仅显著降低了酒店的能耗成本,更在环境保护层面展现出积极成效。特别是在蒸汽能源利用上,相较于使用天然气锅炉,成本降低近 半,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2.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1)水资源管理
①中水处理系统:建立了500立方米/日的中水处理系统,回收淋浴、盥洗 用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绿化等,年节水2.19万吨,节约水费17.2万元;
②节水型卫浴设备:客房安装了节水型卫浴设备,单房日均节水15升,结合“二次用水”提示牌,住客节水参与率达到35%,年节水总量超过4万吨。
(2)废弃物循环
①“惜食魔法袋”计划:餐饮部推出了“惜食魔法袋”计划,将剩余的面包、糕点以5折价格出售,年减少食物浪费12.7吨,同时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8000元 /月;
②“修旧利废”制度:工程部建立了“修旧利废”制度,弱电班组年均修复开关、 灯具等设备1200余件,节省采购成本6万元。
3.低碳服务与消费引导
(1)绿色餐饮运营
①推出了“半份菜”“剩菜盲盒”等创新服务,自助餐浪费量大幅下降40%,同 时采用本地有机食材,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15%;
②厨房严格遵循低盐、低糖、低油的烹饪标准,禁用一次性调料包,每年减少塑料消耗2.3吨。
(2)住客低碳激励
①实施了“低碳住宿”奖励机制:住客拒绝每日布草更换可获得50积分(可 兑换餐饮券),参与率达到28%,年减少水洗能耗18万度;
②客房内放置了能耗记录卡,实时显示房间用电数据,结合“地球一小时” 活动,住客节电行为覆盖率超过50%。
4.数字化低碳管理
(1)OA系统无纸化办公
全面推行业财一体化系统,2023年纸质文件使用量大幅减少65%,年均节 约打印耗材成本3.2万元。
(2)碳足迹跟踪与公示
在会议接待中试行“碳账单”服务,如2023年某国际会议的碳足迹报告显示, 通过采用电子会议资料、本地餐饮供应等措施,单场会议减排1.2吨,相关低碳 会议举措获得了主办方的高度认可。

1.技术改造难点与解决方案
(1)光伏铺设限制
受建筑造型为扎哈设计的流线型结构影响,光伏板安装需定制支架,成本增加20%。综合考量最终采用轻量化光伏组件,虽发电效率略低,但保障建筑效果 美观要求。
(2)中水系统异味控制
初期因处理工艺问题出现异味投诉,通过增加生物滤池除臭装置,并配合定 期清洗管道,异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设备运行成本增加5%,但换来了住客满意度的显著提升。
2.管理模式创新
(1)成立低碳领导小组
由总经理亲自牵头,设立专职环保经理,建立了“目标-执行-考核”的闭环管 理机制。例如,将部门能耗指标纳入KPI 考核体系,节能达标的部门可获得年 度“绿色团队”奖励。
(2)员工培训体系
①开展季度低碳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操作(如热泵维护)、服务话术(如引 导住客节水)等,2023年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员工低碳措施执行率从60%提 升至85%;
②举办“节能金点子”竞赛,采纳实施员工优秀建议,如已实施的“空调冷凝水回收灌溉”建议,年节水1.2万吨。
1.环境效益
(1)能耗与排放下降
综合节能效率达到28%,年节约标准煤约264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00 吨,相当于种植3.7万棵树。
(2)资源利用率提升
①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35%,高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要求;
②废弃物回收率从2015年的18%提升至2023年的52%,其中纸张回收量 达到1.78吨/月。
2.经济效益
(1)成本节约
①年节能直接收益超过500万元,其中电费节约410万元,水费节约17.2 万元,燃气费节约15万元;蒸汽费节约50万元
②设备改造投资回收期平均为3.2年,其中LED 改造仅1.8年即收回成本。
(2)品牌价值提升
荣获“二星级绿色建筑”、“中国会议酒店100强”等认证,因低碳特色吸引环 保主题会议年均增加12场,客房溢价率达到10%。
3.社会效益
(1)行业示范作用
作为江苏省低碳酒店标杆,年均接待考察团26次,其“分类计量+激励机制” 模式被南京文旅局推广至20家高星级酒店。
(2)公众低碳教育
通过“低碳体验中心”向住客展示中水系统、光伏板工作原理等,年科普覆盖 1.2万人次,其中青少年研学团队占比达到35%。
1.可复制模式
(1)“技术+管理”双轮驱动
技术上优先选择成熟节能设备(如LED 、热泵),确保投资回报;管理上通过KPI 考核与员工激励保障措施落地。
(2)高星级酒店低碳转型路径
初期(0-2年)聚焦于设备改造(照明、空调),中期(3-5年)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可再生能源),长期(5年以上)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2.挑战与改进方向
(1)现存问题
①光伏覆盖率不足,受建筑造型限制,可再生能源占比仅达3%,未达15% 目标 ;
②部分住客对“低碳服务”接受度有限,如拒绝布草更换的参与率停滞在28%。
(2)未来计划
①2024-2025年逐步更换客房玻璃幕墙为隔热膜,预计年节电30万度;
②淘汰剩余锅炉,采用蒸汽发生器+空气源组合方案,实现供热系统零碳排放。
2025年6月25日,南京国际青年会议酒店作为全国“首批低碳酒店样板工程”入围单位,经汇报、资料审查、实地检查等评审流程,以129分(满分153分)高分通过酒店低碳发展研究院的评审,成为江苏首家“低碳酒店样板工程”、全国八家样板之一。国青酒店的低碳实践充分证明,通过实施系统性的低碳改造,可以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实践经验表明,低碳转型并非成本负担,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与竞争力。未来,随着光伏等新技术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及碳普惠政策的不断完善,酒店业有望加速向“近零碳”目标迈进,而国青模式为这一进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