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协会会员服务系统欢迎您 今天: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天

常熟:一座江南古城的“旅游+”实践

发表日期:2016-09-06     浏览量:3745

来源:中国旅游报

    “您好!请问您是常熟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能否帮我们填写一份调查问卷?”顶着炎炎烈日,来自中山大学的学生们正在沙家浜景区内开展江苏省常熟市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工作。今年4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常熟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正式揭牌,这里成为继桂林阳朔、黄山、张家界、喀纳斯、成都、河南(焦作云台山、洛阳龙门石窟)、西双版纳之后的全国第8处观测点。

    “我们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休闲,享受慢生活。”常熟市旅游局局长唐晓介绍,该市近年来在旅游可持续发展、共建共享全域旅游、精致城市和景区、拓展休闲体验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在丰富旅游产品、创新服务理念、贯彻全域旅游方面不断做着努力。1-6月,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938.2万人次,同比增长6.1%,实现营业收入7943万元,其中门票收入457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和12.2%。

    旅游+农业做美今日新农村

    常熟蒋巷村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出了一条“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发展路径,这也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常熟乡村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经历了“农业起家”“工业发家”的阶段,2004年开始,蒋巷村明确旅游发展的路子。初步建成了“村民新家园、蒋巷生态园、常盛工业园、农民蔬菜园和千亩无公害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四园一基地)为基本格局的独具水乡特色、蒋巷特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5年全村三业经济总产值持续超10亿元,村级可用财力超过20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不包括集体福利和别墅房补贴)。

    小毛是村里的导游,是位年轻漂亮的姑娘,“如果没有新农村建设,没有旅游发展,我这个年纪在村里还真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她对记者坦言。而正是旅游搞起来,农家乐从业者、司机、导游……一批新的职业需求产生后,帮助村里100多号人解决了就业问题,特别是让那些年纪大或者年纪轻轻、思维活跃的村民找到了“离土不离乡”的好去处。

    “旅游真真正正让我们的村民富裕起来了,如果当初没搞新农村建设,没发展旅游,现如今的落差一定很大,结果不堪设想。”在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搞乡村旅游,两者相得益彰,农村建设好了,美了,自然就吸引了市民的眼光,带来了生意。

    旅游+工业提升品牌影响力

    除了乡村游外,近年来,常熟依托传统工业和现代制造业优势,不断加大工业旅游硬件和软件设施投入,整合开发系列工业旅游产品,与山水人文资源统筹联动,先后建成了以隆力奇、波司登、梦兰、圣百合为代表的“以工辅旅、以工促旅”兼具工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同步的旅游点,形成了工业品牌带动旅游、旅游提升工业品牌影响力的格局。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隆力奇4.0智能新工厂带来的震撼。据了解,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隆力奇就已经开始了工业旅游的探索。

    “1993年,我们在上海搞了一个‘万人游蛇园活动’,很是成功。”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之伟回忆起23年前的往事还记忆犹新。彼时,隆力奇生产的纯蛇粉在上海大药房售卖火爆,每逢周日便排起长龙,月销售额达数百万元。“也是在那时候,我们开始完善了旅游的一些做法,应该说,这24年来,我们从没离开旅游。”

    事实的确如此,隆力奇的工业旅游迈入发展快车道。2009年,企业投入2亿元加速旅游项目建设,其中包括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以及创建工业旅游示范小镇——隆力奇美妆小镇。小镇整合现有资源,拥有隆力奇全球研发中心、定制营销物流线、工业4.0智能新工厂、文化长廊、爱家产品体验区、有机农场以及创客机器人厨房等,集研发、生产、文化、旅游、购物、养生于一体。

    “下一步,我们谋划将小镇资产集合起来上市,把这种微型小镇发展模式复制出去。”在徐之伟心中,一个更大的“盘子”正在酝酿。

    圣百合食品有限公司也走出了自己的工业旅游路子。“发展工业旅游对我们产品有促进,对品牌的知名度提升更有促进。”常熟市圣百合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英龙坦言,“苏州人以前也不知道常熟有一个圣百合,但是,现在大都知道这里有一个旅游点。未来,我们要扎扎实实推进工业旅游,因为我们已经把它作为转型升级的一个部分、一种措施。”

    旅游+文化深挖“最常熟”底蕴

    在常熟有句俗语,美好的一天是从一碗面开始的,而这碗面不是普通的面,是兴福寺门口发端的纯素蕈油面,一种特有的菌汤面。

    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这里就已经聚集了百十来号吃面的人,若赶上周末,进入寺庙的马路上都挤满了吃面的人。对于这样“最常熟”的一面,常熟市旅游局副局长沈琴希望每个外地游客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我们要把常熟人的生活方式转化为产品,就是我们自己独有的,比如,我们现在推的一条线路——叫作书房里的常熟。”

    沈琴说,在常熟,家家户户喜欢习字,这种传统熏染下,常熟的图书馆特别多,他们不是在高高的大楼里,而是散落在茶馆、咖啡厅、农家乐片区……在小型的图书馆,你可以执书一本,在风景优美的地方阅读,真的是一种享受。

    而为了更好地凸显休闲本色,体验在旅游经济中必不可少。比如,常熟的田野是江南的田野,很精致小巧,“我们现在做的是把稻米的文化历史,与我们现在追求的绿色结合起来,从一粒米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说起,透视出江南水乡乡村的一种体验。”沈琴说,“现在乡村旅游抓的就是美丽村庄的建设转化成美丽乡村的体验,留得住的乡愁,回得去的故乡,我们要来做这样一篇文章。”

    旅游+度假全域带动山水城

    “作为传统景区,我们考虑怎么将沙家浜这个点拓展成度假区域,仅靠景区自身,还是挺难的。”沙家浜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周建宏告诉记者,沙家浜正在经历转型,开启新的“长征”。他坦言,沙家浜一方面在做好规划,与旁边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捆绑发展,另一方面在招商,积极打造“印象·沙家浜”演出,让游客住下来。

    如今,沙家浜也在贯彻落实全域旅游的理念,周建宏说,他们发展度假区也在面临着全域旅游带来的挑战,“全域旅游难就难在,这不仅是旅游部门的事儿,而是整个区域、是政府的事。做事情要兼顾本地人、外来人、临时游客,那么医疗等基础设施就要跟上,我们做度假区必须让员工统一认识。”

    近年来,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彰显山水城林格局,丰富旅游度假业态,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打造“一带二廊三区”,将旅游休闲做深、做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沿着虞山,在陈家坞、兴福、张鸟园等村落形成的一个农家乐聚居群格外引人注目,这百余家农家乐被冠以统一的品牌——“虞山人家”。

    陈吉是坐落在陈家坞1号茶室的老板娘,2010年,在村房改建好之后,做起茶室生意,来的人多了,也卖点儿农家菜,生意越发红火,带动起了周围村民一起经营茶室。“我感觉常熟发展旅游很有前景,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陈吉说。

    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部部长徐红艳介绍,早期,为了更好地发展当地的农家乐,度假区给予农户土地上的政策支持,将宅前屋后的土地最大限度地让渡给农户,并且对几个村落片区的农家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现在,只提供喝茶、吃饭的农家乐,我们就不批了,政策指导希望提升现有农家乐,并且加速民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