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旅游协会会员服务系统欢迎您 今天: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马牧青:关于5A级景区标准化和人本化

发表日期:2017-03-07  来源:马牧青 旅思马记  作者:   浏览量:4725

在大众旅游时代,随着个性化、小众化旅游诉求的增加,主题性、特色性的旅游产品必然也越来越多,而那些标准化的东西必然越来越不合时宜。

5A级是中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尽管2016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上,国际旅游界没有明确给予认定,但起码在国内、在自上而下的引导下,民众是这样认为的。

如果说4A级景区代表国家级标准,那么5A级景区则代表了世界级的品质。

国家A级景区是一套规范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标准”首先引用了一系列行业性规范,然后从资源禀赋和市场影响,到《设施与服务质量评分细则》所涉及的旅游交通、游览设施、综合服务、特色文化、信息化、旅游管理、资源与环境保护等,都设定了具体标准,并且进行了量化。

依我个人理解,这些所谓标准,只不过是为了打造一定等级的景区而不得不设定的一种规范性指标,因为要定级,必然需要一个衡量的尺度,但在具体创建中绝不能固化和僵化,这既包括硬件方面的,也包括软件方面的。

例如:对于古街、古镇等富有历史意蕴的景区,游步道最好还是沧桑、古拙一些好,常州盐湖城尽管是新建的,但其街道石板路的处理手法就非常到位;对于生态化而非现代化的山地景区的登山步道,未必就一定是规规整整、大小划一的石阶。而如果是现代主题的景区,则宜采用现代化元素的建筑布局、造型、材质和色彩。

对于生态化景区,为彰显天人合一理念,即使是通透落地的门窗,也是协调一致的,我指的是天人合一,而非“标准”所标榜的贯穿始终的以人为本理念,在我看来,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是一种至高境界,生态化景区不仅仅要服务于人,更重要的是服务于自然。
修订后的5A标准与4A相比,在细节和质量上要求更高更明确。其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文化性、特色性和人本性上。

对于文化性,包括景区文化主题的提升、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依托在文化之上的产品和业态。对于特色性,我认为其与文化性是互融的,因为特色性大多通过文化性来体现。

特色性首先是天造地设、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就是要与当地人文环境融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核心吸引力景观、建筑、产品、业态,以及各类管理服务设施上。单就服务设施方面,如停车场、路面、标识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公共休息设施、垃圾箱等。

对于人本性,这是我个人的提法。“标准”中的说法是“以人为本”,按照最新“标准”的解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5A标准的精髓,包括细节化和人性化,而这种细节化,就是围绕为游客营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而制定的诸多标准和细则。

对于人性化,同样是为游客营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这种舒适的环境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对于休闲旅游者是一种愉悦身心的体验。

基于此,我认为人本化首先是个性化,反映不同旅游消费者的诉求,这可能是小众的:有人喜欢现代的,有人喜欢古典的,有人喜欢生态的,而只有这一切的小众群体会组合成大众群体。这样说来,脱离开个性化的标准化显然是不成立的。

在大众旅游时代,随着个性化、小众化旅游诉求的增加,主题性、特色性的旅游产品必然也越来越多,而那些标准化的东西必然越来越不合时宜。
还是那句话,所谓标准,如果是为了人为地分出景区的三六九等,而不得不设定的一种规范性指标,也就不得不去量身定做。而如果是为标准而标准,固话某种思维,僵化某种制式,则会事与愿违,既不讨旅游者喜欢,也不合市场需求。